紧急避孕药就像是一个“后悔药”,当你意识到常规避孕措施失败或未采取任何避孕手段时,它似乎成了最后一道防线。
说到紧急避孕药,常常会看到很多人都关心的问题:紧急避孕药副作用很大?一年只能吃三次?吃了还是会怀孕?会导致宫外孕?
但是大家往往都忽略一个最关键的地方: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服用紧急避孕药。
01 心血管疾病患者
心血管疾病是一类严重的健康问题,包括高血压、冠心病、心肌梗死等。紧急避孕药中通常含有高剂量的激素,可能会增加血液黏稠度,导致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。对于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,服用紧急避孕药可能会加重病情,甚至引发危及生命的并发症。
因此,有心血管疾病史的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避孕方法,切勿自行服用避孕药。
02 肝脏疾病患者
肝脏是我们身体里的「排毒工厂」,负责代谢各种药物。如果肝脏功能不好,可能会导致紧急避孕药在体内蓄积,增加肝脏的负担,甚至进一步损害肝脏功能。
此外,紧急避孕药还可能会引起肝功能异常,如转氨酶升高等。
因此,患有肝脏疾病的人群,如肝炎、肝硬化等,应慎重服用紧急避孕药,以免加重肝脏损伤。
哺乳期的女性需要特别注意避孕问题,但短效避孕药及紧急避孕药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。
药物中的激素成分可能会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,对婴儿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。此外,药物还可能会影响乳汁的分泌,导致乳汁减少。
因此,哺乳期的女性最好选择其他避孕方法,如避孕套、宫内节育器等。
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、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等,会影响身体的激素平衡。紧急避孕药中的激素成分可能会干扰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,导致病情加重。
例如,患有糖尿病的人服用避孕药后,可能会出现血糖控制不稳定的情况;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人服用避孕药后,可能会加重心悸、手抖等症状。
因此,内分泌疾病患者在选择避孕方法时,应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,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避孕方式。
随着年龄的增长,女性的身体机能会逐渐下降,卵巢功能开始衰退,心血管风险也随之上升。
对于40岁以上的女性来说,服用紧急避孕药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和乳腺癌的发病风险,在选择避孕方法时应慎重考虑,尽量选择其他相对安全的避孕方式,如避孕套、宫内节育器等。
烟草中的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质本身就对心血管系统有着不良影响,再加上紧急避孕药中的激素成分,简直就是「雪上加霜」。
长期吸烟加上服用紧急避孕药,会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,大大提高了血栓形成的可能性。
避孕是双方的责任,紧急避孕药也并非是常规避孕手段,提前采取防护措施,才能有效保护彼此,避免不必要的风险。
此外,也要多多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,才能选择到最适合自己的避孕方法哦。
文件下载:
关联文件: